News

这项突破性研究首次展示了高能原子穿透二维材料的量子衍射现象。当氦和氢原子以高达1.6千电子伏特 (keV)的动能垂直轰击单层石墨烯时,令人惊讶地观察到了清晰的衍射图样——这意味着这些原子在穿透过程中保持了量子相干性,尽管它们与石墨烯电子系统发生了相互作用。 研究团队发现,飞秒 ...
面对细胞内病原体与宿主争夺营养的难题,来自美国的研究团队揭示了线粒体代谢在宿主防御中的新机制。研究发现,弓形虫 (Toxoplasma gondii)感染会通过HRI激酶激活整合应激反应 (ISR),促使转录因子ATF4上调线粒体单碳代谢酶MTHFD2/SHMT2的表达,通过消耗叶酸 (folate)限制寄生虫合成脱氧胸苷单磷酸 (dTMP),从而抑制其增殖。该研究为抗感染治疗提供了新靶点。
在加沙地带持续不断的炮火声中,一个被长期忽视的危机正在蔓延——战争不仅摧毁建筑,更侵蚀着人们的心理健康。2023年10月爆发的加沙-以色列冲突已造成超过47,000人死亡,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厅数据显示,仅加沙就有11万人受伤。这种持续暴力的环境下,围创伤期痛苦 (Peritraumatic Distress, PTD)作为创伤事件发生时即刻出现的强烈情绪反应,已成为预测创伤后应激障碍 ...
来自国际团队的研究人员揭示了血小板在清除循环游离DNA (cfDNA)中的关键作用。通过高分辨率成像、流式细胞术和全基因组测序等技术,发现血小板能主动摄取肿瘤和胎儿来源的DNA片段,并证实血小板减少会导致血浆cfDNA水平升高。该研究为液体活检提供了新思路,有望提升低肿瘤负荷疾病的检测灵敏度。
来自Guo等研究人员通过铯原子量子简并样本,首次实验验证了相互作用一维玻色气体在周期性"踢"扰动下呈现多体动力学局域化现象。该研究通过精确调控相互作用强度,发现在非相互作用和强相互作用两种极限条件下均存在局域化特征,为理解量子系统与经典混沌世界的边界提供了新视角。
在美国南部,HIV疫情呈现令人担忧的地域聚集性——该地区人口仅占全美38%,却贡献了49%的新发感染。这种异常分布背后,医疗补助扩张受限、医疗资源短缺等问题交织,而性少数群体 (SGM)尤其是少数族裔群体承受着更沉重的疾病负担。更令人深思的是,黑人SGM的HIV感染率是白人群体的8倍,这种差异是否与系统性歧视导致的压力应对行为相关?来自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 (University of ...
为解决COVID-19大流行期间医疗系统中断对HIV感染者(PLWH)护理参与的影响,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分校的研究团队开展了一项混合方法研究。通过分析2019-2020年临床数据和2021年深度访谈,发现整合式HIV护理模式通过远程医疗(telehealth)显著提高了就诊保留率(73.6% vs 72.5%)和病毒抑制率(92% vs 90%),同时缓解了隔离引发的心理问题。该研究为公共卫生危机 ...
来自美国国家点火装置 (NIF)的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结合辐射流体动力学模拟、深度学习和贝叶斯统计的生成式机器学习模型。该模型成功预测了惯性约束聚变 (ICF)实验的点火结果,准确率超过70%,为聚变能源研究提供了可靠的预测工具。 在国家点火装置 (NIF)进行的惯性约束聚变 (ICF)实验中,研究人员取得重大突破——产生的聚变能量首次超过了驱动实验的激光能量。这项开创性研究采用了一种创新的预测方法 ...
本研究报道一例狼疮性肾炎合并终末期肾病患者的登革热病毒(DENV-1)慢性感染病例,通过基因组测序证实同一毒株在初次感染32-34个月后仍可检测到病毒RNA,提示免疫抑制状态下DENV可能建立慢性感染。该发现挑战了登革热仅为急性感染的传统认知,为免疫缺陷患者的临床管理及公共卫生监测提供新依据。
在保加利亚多瑙河流域的生态系统中,来自东亚的"不速之客"葛氏鲈塘鳢 (Perccottus glenii)自2005年被记录后,持续引发生态学家关注。这项研究将目光投向其体表寄生虫群落——2019年春季,科研人员在斯雷伯尔纳湖生物圈保护区捕获两尾样本,采用甘油-明胶封片技术对体表寄生虫进行形态学观察,并结合核糖体DNA的ITS1-5.8S-ITS2特征片段进行分子鉴定。
本研究针对可卡因多药滥用者(COC)的社会认知缺陷问题,通过高密度脑电图(hdEEG)技术结合意图推断任务(IIT),首次揭示了COC群体在故意伤害识别中的神经机制异常。研究发现COC患者反应时间显著延迟,且晚期前额叶事件相关电位(ERP)对故意伤害的区分能力减弱,提示其社会信息处理可能从理性评估转向情绪过度卷入。该成果为开发针对药物成瘾者的社会情绪调节训练提供了新靶点,论文发表于《BMC ...
为解决老龄化人群中生理认知衰退综合征 (PCD)的生物学机制不明问题,研究人员通过台湾和日本老龄队列的血清代谢组学分析,鉴定出606种差异代谢物和17条紊乱通路,包括谷胱甘肽代谢、色氨酸代谢等,并确认11种潜在生物标志物如肌酐、褪黑素等,为PCD早期筛查提供新思路。 随着全球老龄化加剧,同时出现运动功能和认知能力下降的生理认知衰退综合征(Physio-Cognitive Decline, ...